台湾拥有多元的自然地貌与精彩的人文风光,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题材,他们以自我的感情和绘画语言呈现美丽的家乡,有对山河的感动、有捕捉瞬间光影、有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入微,藉由他们笔下的台湾风情,可以让观者感受台湾昔日的田园风光与风土之美,也记录了许多沧海桑田的地景变换,并且留存了一些片断的永恒与历史的瞬间。
![[纪录片]PTS公视《画我台湾》全6集/5.14G 汉语内嵌中字 4K](https://images.vpsch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20220720030152-62d77020bbb15.jpg)
一起看公视「画我台湾」系列短片要介绍台湾前辈画家眼中的美丽台湾,依据不同年代的画家作品,探索当时的人文背景,找寻画作的历史细节与古今变迁的故事,让现今地貌与历史、文化作跨时空的对话。
第一阶段制作了六支短片,分别是:《陈澄波的淡水印象》、《廖继春的河海风光》、《李梅树的三峡情怀》、《颜水龙的兰屿所见》、《陈进的三地门社之女》、《郭雪湖的南街殷赈》。
01 陈澄波的淡水印象
作为台湾第一代的西画家,陈澄波的旅行作画足迹,触及当时东亚世界的许多角落。不过,对于这位始终眷怀母土的画家而言,台湾的城市和乡村,山林与海洋,才是他内心牵系的所在。1930年代中期,当陈澄波返回台湾定居以后,他为这座岛屿所创造的风景画,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。其中,位于台北近郊的淡水,也是他热衷取景作画的一个地方。
02 廖继春的河海风光
1975年,廖继春在垦丁的猫鼻头公园,看海。海洋与天空的湛蓝颜色,崩崖与裙礁的线条刻画,以及拍打在海岸上的浪花声响,都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海岸、河边、港口,是廖继春生涯晚期特别喜爱的一种创作主题。漫长的创作生涯里,廖继春总是能够温和而稳健地找出前进的道路,并且始终在作品里保持一种内在的纯真。直到生命的迟暮之年,他依然以鲜艳的颜色与明快的节奏,描绘出我们眼前的这幅《垦丁公园》。
03 李梅树的三峡情怀
李梅树一直生活在纯朴的乡野,对故乡三峡有着一份深厚无比的感情,尤其在他1947年主持清水祖师庙重建工作后,对民间艺术更加了解,也因此对环境周遭一切产生微妙而深刻的感情。
04 颜水龙的兰屿所见
1970年代,颜水龙再度造访他阔别已久的兰屿,并以这里的人和景物为主题,创造了许多经典画作。与此同时,他却蓦然发现小岛上的自然景观正在遭受外力的破坏,传统文化也日渐消失。1982年,兰屿的核废料贮存场更是在政府的强势作为底下开始运作。
05 陈进的三地门社之女
《三地门社之女》,这幅杰出的胶彩画作,在1936年入选日本文部省美术展览会,这细腻的画工出自台湾第一位女性画家-陈进之手。
06 郭雪湖的南街殷赈
大稻埕,曾是台北城中最繁华的所在。而霞海城隍庙,更是大稻埕最有名的寺庙之一。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,百工各业纷纷聚集,异国洋楼与传统街屋比邻而居,形成独有的文化风貌。郭雪湖,就是在这样的大稻埕中成长。
![[纪录片]PTS公视《画我台湾》全6集/5.14G 汉语内嵌中字 4K](https://images.vpsch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20220720030152-62d77020da8bd.jpg)
![[纪录片]PTS公视《画我台湾》全6集/5.14G 汉语内嵌中字 4K](https://images.vpsch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20220720030152-62d77020f26a1.jpg)
![[纪录片]PTS公视《画我台湾》全6集/5.14G 汉语内嵌中字 4K](https://images.vpsch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20220720030153-62d770211a21f.jpg)
下载地址:
百度云
提取码:会员积分可见
;解压码:无
提取码: